色道福利网站在线观看_A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_成年女人粗暴毛片免费观看_无码AV最新无码高清专区

水處理設備、紫外線消毒設備研發(fā)制造

景觀水、湖水、河道等凈化治理設計與施工

泳池、水景噴泉、水上樂園等水循環(huán)設計與施工

污水、廢水、中水回用、雨水利用等設計與施工

 

淺析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工程方案效果流程


      一、總體要求

  1、建設規(guī)模

  1.1、應綜合考慮服務區(qū)域范圍內的污水產生量、分布情況、發(fā)展規(guī)劃以及變化趨勢等因素,并以近期為主,遠期可擴建規(guī)模為輔的原則確定。

  1.2、建設規(guī)模按以下規(guī)則分類:

  小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日處理能力<3000m3/d;

  中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日處理能力3000m3/d~10000m3/d;

  大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日處理能力≥10000m3/d。

  注:下限值含該值,上限值不含該值。

  2、工程項目構成

  2.1、工程項目主要包括:污水處理構(建)筑物與設備、輔助工程和配套設施等。

  2.2、污水處理構(建)筑物與設備包括:預處理、人工濕地、后處理、污泥處理、惡臭處理等系統(tǒng)。

  2.3、輔助工程包括:廠區(qū)道路、圍墻、綠化、電氣系統(tǒng)、給排水、消防、暖通與空調、建筑與結構等工程。

  2.4、配套設施包括:辦公室、休息室、浴室、食堂、衛(wèi)生間等生活設施。

  2.6、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可由一個或多個人工濕地單元組成,人工濕地單元包括配水裝置、集水裝置、基質、防滲層、水生植物及通氣裝置等。

  3、場址選擇

  3.1、應符合當?shù)乜傮w發(fā)展規(guī)劃和環(huán)保規(guī)劃的要求,以及綜合考慮交通、土地權屬、土地利用現(xiàn)狀、發(fā)展擴建、再生水回用等因素。

  3.2、應考慮自然背景條件,包括土地面積、地形、氣象、水文以及動植物生態(tài)因素等,并進行工程地質、水文地質等方面的勘察。

  3.3、應不受洪水、潮水或內澇的威脅,且不影響行洪安全。

  3.4、宜選擇自然坡度為0%~3%的洼地或塘,以及未利用土地。

  4、總平面布置

  4.1、應充分利用自然環(huán)境的有利條件,按建(構)筑物使用功能和流程要求,結合地形、氣候、地質條件,便于施工、維護和管理等因素,合理安排,緊湊布置。

  4.2、廠區(qū)的高程布置應充分利用原有地形,符合排水通暢、降低能耗、平衡土方的要求;多單元濕地系統(tǒng)高程設計應盡量結合自然坡度,采用重力流形式,需提升時,宜一次提升。

  4.3、應綜合考慮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輪廓、不同類型人工濕地單元的搭配、水生植物的配置、景觀小品設施營建等因素,使工程達到相應的景觀效果。

  二、工藝設計

  1、一般規(guī)定

  1.1、工藝設計應綜合考慮處理水量、原水水質、占地面積、建設投資、運行成本、排放標準、穩(wěn)定性,以及不同地區(qū)的氣候條件、植被類型和地理條件等因素,并應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適宜的方案。

  1.2、預處理、后處理、污泥處理、惡臭處理等系統(tǒng)設計應符合GB 50014及相關行業(yè)規(guī)范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1.3、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由多個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人工濕地單元構成時,可分為并聯(lián)式、串聯(lián)式、混合式等組合方式。

  2、工藝流程

  2.1、按工程接納的污水類型,基本工藝流程如下:

  a)當工程接納城鎮(zhèn)生活污水及與生活污水性質相近的其它污水時,基本工藝流程為

  3、預處理

  3.1、預處理的程度和方式應綜合考慮污水水質、人工濕地類型及出水水質要求等因素,可選擇格柵、沉砂、初沉、均質等一級處理工藝,物化強化法、AB法前段、水解酸化、浮動生物床等一級強化處理工藝,以及SBR、氧化溝、A/O、生物接觸氧化等二級處理工藝。

  3.2、污水的BOD5/CODCr小于0.3時,宜采用水解酸化處理工藝。

  3.3、污水的SS含量大于100mg/L時,宜設沉淀池。

  3.4、污水中含油量大于50mg/L,宜設除油設備。

  3.5、污水的DO小于1.0mg/L時,宜設曝氣裝置。

  4、人工濕地

  4.1、設計參數(shù)

  人工濕地面積應按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機負荷確定,同時應滿足水力負荷的要求。

  人工濕地的主要設計參數(shù),宜根據試驗資料確定;無試驗資料時,可采用經驗數(shù)據或按表4的數(shù)據取值。

  4.2、幾何尺寸

  4.2.1潛流人工濕地幾何尺寸設計,應符合下列要求:

  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面積宜小于800m2,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面積宜小于1500m2;

  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長寬比宜控制在3:1以下;

  規(guī)則的潛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長度宜為20m~50m。對于不規(guī)則潛流人工濕地單元,應考慮均勻布水和集水的問題;

  潛流人工濕地水深宜為0.4m~1.6m;

  潛流人工濕地的水力坡度宜為0.5%~1%。

  4.2.2表面流人工濕地幾何尺寸設計,應符合下列要求:

  表面流人工濕地單元的長寬比宜控制在3:1~5:1,當區(qū)域受限,長寬比>10:1時,需要計算死水曲線;

  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深宜為0.3m~0.5m;

  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力坡度宜小于0.5%。

  4.3、集、配水及出水

  4.3.1人工濕地單元宜采用穿孔管、配(集)水管、配(集)水堰等裝置來實現(xiàn)集配水的均勻。

  4.3.2穿孔管的長度應與人工濕地單元的寬度大致相等。管孔密度應均勻,管孔的尺寸和間距取決于污水流量和進出水的水力條件,管孔間距不宜大于人工濕地單元寬度的10%。

  4.3.3穿孔管周圍宜選用粒徑較大的基質,其粒徑應大于管穿孔孔徑。

  4.3.4在寒冷地區(qū),集、配水及進、出水管的設置應考慮防凍措施。

  4.3.5人工濕地出水可采用溝排、管排、井排等方式,并設溢流堰、可調管道及閘門等具有水位調節(jié)功能的設施。

  4.3.6人工濕地出水量較大且跌落較高時,應設置消能設施。

  4.3.7人工濕地出水應設置排空設施。

  4.4、清淤及通氣

  4.4.1潛流人工濕地底部應設置清淤裝置。

  4.4.2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可設置通氣管,同人工濕地底部的排水管相連接,并且與排水管道管徑相同。

  4.5基質

  4.5.1基質的選擇應根據基質的機械強度、比表面積、穩(wěn)定性、孔隙率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確定。

  4.5.2基質選擇應本著就近取材的原則,并且所選基質應達到設計要求的粒徑范圍。

  4.5.3對出水的氮、磷濃度有較高要求時,提倡使用功能性基質,提高氮、磷處理效率。

  4.5.4潛流人工濕地基質層的初始孔隙率宜控制在35%~40%。

  4.5.5潛流人工濕地基質層的厚度應大于植物根系所能達到的最深處。

  4.6濕地植物選擇與種植

  4.6.1人工濕地宜選用耐污能力強、根系發(fā)達、去污效果好、具有抗凍及抗病蟲害能力、有一定經濟價值、容易管理的本土植物。人工濕地出水直接排入河流、湖泊時,應謹慎選擇“鳳眼蓮”等外來入侵物種。

  4.6.2人工濕地可選擇一種或多種植物作為優(yōu)勢種搭配栽種,增加植物的多樣性并具有景觀效果。

  4.6.3潛流人工濕地可選擇蘆葦、蒲草、荸薺、蓮、水芹、水蔥、茭白、香蒲、千屈菜、菖蒲、水麥冬、風車草、燈芯草等挺水植物。表流人工濕地可選擇菖蒲、燈芯草等挺水植物;鳳眼蓮、浮萍、睡蓮等浮水植物;伊樂藻、茨藻、金魚藻、黑藻等沉水植物。

  4.6.4人工濕地植物的栽種移植包括根幼苗移植、種子繁殖、收割植物的移植以及盆栽移植等。

  4.6.5人工濕地植物種植的時間宜為春季。

  4.6.6植物種植密度可根據植物種類與工程的要求調整,挺水植物的種植密度宜為9株/m2~25株/m2,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種植密度均宜為3株/m2~9株/m2。

  4.6.7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植物宜種植在滲透系數(shù)較高的基質上。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植物應種植在土壤上。

  4.6.8應優(yōu)先采用當?shù)氐谋韺臃N植土,如當?shù)卦敛贿m宜人工濕地植物生長時,則需進行置換。

  4.6.8種植土壤的質地宜為松軟粘土~壤土,土壤厚度宜為20cm~40cm,滲透系數(shù)宜為0.025cm/h~0.35cm/h。

  4.7防滲層

  4.7.1人工濕地應在底部和側面應進行防滲處理,防滲層的滲透系數(shù)應不大于10-8m/s。

  4.7.2防滲層可采用黏土層、聚乙烯薄膜及其他建筑工程防水材料,可參照CJJ 17執(zhí)行。

  4.8管材及閘閥

  4.8.1管材選用PVC或PE管時,應按GB/T 13663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
  4.8.2閥門選用應滿足耐腐蝕性強、密封性好、操作靈活等要求。

  4.8.3水位控制閘板、可調堰等裝置采用非標設計時,應考慮材質、控制方式、防腐及耐用等因素。

  5、后處理

  5.1、應根據污水排放標準的要求,選擇是否設置消毒設施。當出水對病菌指標要求較高時,消毒應符合GB 5001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

  5.2、人工濕地出水作為再生水利用時,應符合GB 50335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6、二次污染控制措施

  6.1、污泥處理與處置

  6.1.1預處理系統(tǒng)產生的污泥處理與處置應符合GB 5001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6.1.2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應定期清淤排泥。

  6.2惡臭處理

  6.2.1應設置除臭裝置處理預處理設施產生的惡臭氣體。

  6.2.2惡臭氣體排放濃度應符合GB 1455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6.3、噪聲和振動防治

  6.3.1應采取隔聲、消聲、綠化等降低噪音的措施,廠界噪聲應達到GB 12348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6.3.2設備間、鼓風機房等機械設備的噪聲和振動控制的設計應符合GB 50040和GBJ 87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7、突發(fā)事故應急措施

  7.1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應設置雨水溢流口、排洪溝渠等排洪設施。

  7.2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應設置超越管、溢流井等分流設施。

  三、檢測與過程控制

  1一般規(guī)定

  1.1、應按國家現(xiàn)行的排放標準及環(huán)境保護部門的要求,設置相應的檢測儀表和控制系統(tǒng)。

  1.2、參與控制和管理的機電設備應設置工作和事故狀態(tài)的檢測裝置。

  1.3、安裝在線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的,應符合HJ/T 353、HJ/T 354、HJ/T 355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1.4、所用監(jiān)測儀器應符合HJ/T 15、HJ/T 96、HJ/T 101、HJ/T 103、HJ/T 377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、檢測與控制

  2.1、對工程各系統(tǒng)的進出水進行檢測,主要包括流量、水位、水溫、DO、pH值、SS、BOD5、CODCr、NH3-N、硝酸鹽、總磷等,其應按國家相關標準和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檢測還應包括降雨量、濕地水位、植被株密度等,檢測頻率宜為降雨量、濕地水位每天1次,植被株密度每年1次。

  2.2、大、中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主要處理工藝單元,應采用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。小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的主要處理工藝單元,可根據實際需要,采用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。采用成套設備時,設備本身控制宜與系統(tǒng)控制結合。

  2.3、自控控制系統(tǒng)可采用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(PLC)控制,實時監(jiān)控運轉情況,具備連鎖、保護、報警等功能,可設集中和現(xiàn)場兩種操作方式。

  2.4、關鍵工藝控制參數(shù),如預處理系統(tǒng)的流量、DO、SS、CODCr等檢測數(shù)據宜參與后續(xù)工藝控制。

  四、主要輔助工程

  1、電氣系統(tǒng)

  1.1、供電方式應根據用電要求,與當?shù)仉娏Σ块T協(xié)商確定。

  1.2、供配電系統(tǒng)應符合GB 50052和GB 50053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1.3、低壓配電設計應符合GB 5005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1.4、照明設計應符合GB 5003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、給水、排水及消防

  2.1、應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完善的供水設施。給水設計應符合GB 50015和GB 50013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.2、排水設計應符合GB 50014中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.3、管理區(qū)消防應符合GB 50016和GB 50140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3、采暖、通風與空調

  3.1、建筑物的采暖與空調的設計應符合GB 50019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3.2、當建筑物的機械通風不能滿足工藝對室內溫度、濕度要求時,應設置空調裝置。

  4、建筑與結構

  4.1建筑的造型應簡潔、新穎,并與周圍環(huán)境相協(xié)調。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間布局應滿足工藝設備布置要求,同時應考慮今后生產發(fā)展和技術改造的可能性。

  4.2、建(構)筑物結構設計應符合GB 50069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4.3、人工濕地結構設計應符合GB 50003和GB 50070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4.4、建筑物抗震等設計應符合GB 50011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五、勞動安全與職業(yè)衛(wèi)生

  1、在設計、施工和生產過程中,勞動安全和衛(wèi)生可參照GB 12801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、工程建成運行的同時,應保證安全和衛(wèi)生設施同時投入使用。

  3、建立并嚴格執(zhí)行定期和經常的安全檢查制度,及時消除事故隱患,特別是秋季人工濕地收割植物應妥善處置,以免引起火災。

  六、施工與驗收

  1、一般規(guī)定

  1.1、施工單位應具有國家相應的施工資質,除遵守相關的施工技術規(guī)范之外,還應遵守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勞動安全及衛(wèi)生、消防等國家強制性標準。

  1.2、施工中使用的設備、材料、器件等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,并應取得供貨商的產品合格證后方可使用。

  1.3、構筑物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GBJ 141的有關規(guī)定;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GB 50204的有關規(guī)定;設備安裝和驗收應符合GB 50231的有關規(guī)定;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應符合GB 50268的有關規(guī)定。

  2、施工

  2.1、施工前期準備的主要任務是清除和平整場地。清除工程應包括運走場地內的垃圾、樹木以及其他障礙物等。

  2.2、潛流人工濕地周邊護坡宜采用夯實的土壤構建,坡度宜為4:1~2:1。在夯實過程中,應考慮土壤的濕度,不得在陰雨天施工。圍堰建成后,應進行表面防護,如種植護壩植被。

  2.3、基質鋪設過程中應從選料、洗料、堆放、撒料四個方面加以控制。

  2.4、基質應進行級配、清潔,保證填筑材料的含泥(砂)量和填料粉末含量小于設計要求值。

  2.5、人工濕地植物宜從專門的水生植物基地采購,種植時應有專業(yè)人員指導。

  2.6、人工濕地防滲材料采用聚乙烯膜時,應由專業(yè)人員用專業(yè)設備進行焊接,焊接結束后,需進行滲透試驗。

  3、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

  3.1、工程的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應按《建設項目竣工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》的規(guī)定進行。

  3.2、在生產試運行期間應對其進行性能試驗,性能試驗報告應作為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的重要內容。

  3.3、工程的性能試驗包括:功能試驗、技術性能試驗、設備和材料試驗。其中,技術性能試驗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:

  處理污水量;

  污水污染物的去除率;

  污泥的處理情況;

  電能消耗。

  3.4、污水處理工程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的主要技術依據包括:

  項目環(huán)境影響報告書(表)審批文件;

  各類污染物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報告;

  批準的設計文件和設計變更文件;

  主要材料和設備的合格證或試驗記錄;

  試運行期間污染物連續(xù)監(jiān)測報告;

  完整的啟動試運行、生產試運行記錄。

  3.5、經竣工環(huán)境保護驗收合格后,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運行。

  七、運行與維護

  1、一般規(guī)定

  1.1、工程的運行應符合CJJ 60中的有關規(guī)定,同時還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
  1.2、運行人員、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應進行相關法律法規(guī)、專業(yè)技術、安全防護、應急處理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,運行人員應具備國家有關環(huán)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崗位合格證書。

  1.3、工程在運行前應制定設備臺帳、運行記錄、定期巡視、交接班、安全檢查、應急預案等管理制度。

  1.4、工藝設施和主要設備應編入臺帳,定期對各類設備、電氣、自控儀表及建(構)筑物進行檢修維護,確保設施穩(wěn)定可靠運行。

  1.5、工藝流程圖、操作和維護規(guī)程等應示于明顯部位,運行人員應按規(guī)程進行系統(tǒng)操作,并定期檢查構筑物、設備、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。

  1.6、各崗位人員在運行、巡視、交接班、檢修等生產活動中,應做好相關記錄。

  1.7、應定期檢測進出水水質,并定期對檢測儀器、儀表進行校驗。

  1.8、應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,并報請環(huán)境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備案。

  2、人工濕地的管理與維護

  2.1、人工濕地運行中應適時進行水位調節(jié):

  根據暴雨、洪水、干旱、結冰期等各種極限情況,可進行水位調節(jié),不得出現(xiàn)進水端壅水現(xiàn)象和出水端淹沒現(xiàn)象;

  當人工濕地出現(xiàn)短流現(xiàn)象,可進行水位調節(jié)。

  2.2、人工濕地植物管理維護可采用以下措施:

  人工濕地栽種植物后即須充水,為促進植物根系發(fā)育,初期應進行水位調節(jié);

  植物系統(tǒng)建立后,應保證連續(xù)提供污水,保證水生植物的密度及良性生長;

  應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,進行缺苗補種、雜草清除、適時收割以及控制病蟲害等管理,不宜使用除草劑、殺蟲劑等;

  對大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應考慮配置植物生物能利用的裝置。

  2.3、人工濕地在低溫環(huán)境運行時,可采用以下措施:

  做好人工濕地的保溫措施,保證水溫不低于4℃;

  定期做人工濕地的凍土深度測試,掌握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運行狀況;

  強化預處理,減輕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污染負荷。

  2.4、潛流人工濕地運行防堵塞可采用以下措施:

  控制污水進入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懸浮物濃度;

  定期啟動清淤;

  適當?shù)牟捎瞄g歇運行方式;

  局部更換人工濕地系統(tǒng)的基質。